1月4-5日,“2025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”在上海舉行,主題為“千帆過盡 萬木春發”。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出席並演講。

上海是否已經是國際金融中心了?高瑞東談到,上海是國際金融中心名副其實,上海是全球的定價中心,是金融機構聚集的中心,是人才聚集的中心。
在他看來,麵對未來,上海大有可為,尤其特別期待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對於同時成為國際創新中心的支持和意義。
上海市人大重新修訂了並通過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,還有哪些需要配套完善的重要方麵?高瑞東表示,要從三個方麵去分析:⠀
第一,金融強國的建設一方麵要有像強大的貨幣、強大的中央銀行、強大的監管,另一方麵要有強大的金融中心、金融機構、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,這和上海的關係就非常密切了。“在建設過程當中,我們也可以參考像紐約聯儲和美聯儲之間的關係。”
具體來說,高瑞東表示,強大的貨幣,包括人民幣、國際化、定價中心的建立,包括相關的監管,在這些方麵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都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;另一方麵,金融中心肯定是大量的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的聚集,這種聚集本身會產生非常多樣化、豐富化的功能和效益,所以這可能是需要一個包括國際化、法製化的包容的環境。
另外,在他看來,上海要建立的國際金融中心,很重要的一點是接駁了我國整個製度性的開放。“上海一直是開放的高地,從我們的製造業開放到服務業開放,製造業開放非常重要的點就是汽車行業的開放,上海特斯拉落地上海;另一方麵服務業開放裏麵金融的開放,包括醫療、教育、互聯網、電信產品等等開放。從商品和服務開放,進一步發展對接到製度型開放,我覺得可能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。”